郭朋涛:第一次跑半马,让希望在失望中重生

发布时间:2018年04月12日 阅读:2563 次

第一次跑半程马拉松,说心里话,有点害怕。  

怕啥?怕死。  

之前,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首跑半马的文章,说猝死率很高。后来,我就去问身边跑过的朋友。  

他们说,跑不动,就走下来,大不了坐救援车回来,当个逃兵总比死了好。  

我心里想,走下来可以,当逃兵可不是我的风格。  

平时,最远跑10公里,一下子跑21公里,有点鸭梨山大。  

早上,下起了零星小雨,我五点多起床,在文化城集合,七点左右到小浪底风景区(目的地)。  

参加马拉松的人,来自全国各地,现场有两个群体吸引了我的注意:  

1、小学生。虽然他们参加的是迷你马拉松,我却担心他们能跑下来吗?忍不住跟家长聊了起来,家长说,平日我家孩子经常跑步,5公里应该没问题,跑跑走走就结束了。  

家长说的很轻松,而我却陷入了思考:  

同样是孩子,不同的家长却教育出了大不一样的孩子。有的家长鼓励,有的家长担心。  

我身边的很多家长,一听说孩子要跑这么远,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受不了,不让跑。  

听得多了,我潜意识里认为小学生跑不了这么远。  

结果呢,很多孩子都跑下来了,并且茁壮成长。  

人的潜力是无限的,父母只要做好安全措施,让孩子野蛮生长有何不好?  

2、赤脚团。他们的不少成员都是五六十的老人。六十岁跟我妈一边大,他们来跑半马,我妈两公里都跑不了。  

有不少年轻人,跟他们合影,他们特别热情,仿佛自己也年轻了。  

我凑过去跟一个大妈聊天,我说,您多大了?  

她说,今年整60岁。  

我说,经常跑赤脚跑吗?  

她说,经常跑,但赤脚跑不多。  

同样是60岁,有的成了老人,有的人越活越年轻。  

生活中,经常有三四十岁的人,动不动就口头禅“老了老了”。  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心老了,人就特别显老。  

八点半左右,跑步开始了。  

平时,我一个人跑,比较自由,大家一起跑,瞬间就有了拼搏竞争的氛围。  

第1公里跑了4分多,打破了之前的所有记录。  

之后我的速度就慢了下来,越来越多的人跑到了我的前边,我的位置在不断靠后。  

10公里过后,我找到了自己的节奏,我坚信只要坚持跑到最后,时间应该能控制住2小时10分左右。  

这次半马,长坡很多,几次都想停下来,可是一看到身边的赤脚大妈和女同胞擦肩而过,我就挺住了。  

最后三公里是最难熬的,我觉得体力已经严重透支,特别想停下来走回去。  

转念一想,走和跑完全是两个概念,两种速度,再慢也要跑,决不能走。  

跑到终点的时候,时间停在了1小时57分。  

对我来说,时间已经不重要,重要的是完成了自我挑战和自我突破。  

跑马拉松的人,对人生有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。只有参与其中,才能真正体会。  

尝试新的挑战,会改变我对人和物的看法。  

回去的大巴上,有一件事对我触动比较大。  

一个爸爸带了两个女儿,一个7岁,一个10岁。  

两个女儿坐在前排,孩子的爸爸坐在我旁边,通过他们的对话,我才知道是爸爸带两个小女儿来跑迷你马拉松。  

我说,孩子这么小能跑下来吗?  

孩子爸爸说,平时经常带他们爬山,从来都不抱她们,累了歇歇再走,有时候来回爬一次山都要十来公里。  

姐姐家孩子六年级,本来也打算来的,我担心她撑不住,没有带她。  

我说,孩子平时的锻炼确实很重要。  

孩子爸爸说,带孩子爬爬山,比天天玩手机强,关键是她们都愿意出来。  

下了车,我看着这两个瘦小、可爱的小女孩,一蹦一跳地远去,想到她们刚刚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马拉松,禁不住为她们点赞。  

她们应该是同龄人中的榜样。  

我潜意识里,小孩子跑不了马拉松的桎梏,瞬间灰飞烟灭。  

我突然想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,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一点没错。  

与金钱而言,贫穷限制了人们想象;与教育而言,短见限制了人的思维。  

跑半程马拉松,仅仅是一个开始。  

做一个敢于尝试挑战新事物的人,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,挑战自己,让希望在失望中重生。

2018.4.12

Tag:马拉松 小浪底
相关文章